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42篇
  免费   702篇
  国内免费   154篇
管理学   9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05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45篇
丛书文集   2584篇
理论方法论   564篇
综合类   11935篇
社会学   753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337篇
  2014年   879篇
  2013年   812篇
  2012年   1080篇
  2011年   1243篇
  2010年   944篇
  2009年   979篇
  2008年   941篇
  2007年   1191篇
  2006年   1202篇
  2005年   1073篇
  2004年   1074篇
  2003年   1026篇
  2002年   861篇
  2001年   639篇
  2000年   348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笼统地把文艺视为意识形态,或认为文艺是与意识形态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式,具意识形态性,都把文艺泛意识形态化。这些观点既不符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原意,也不符合中外文学史的实际。马克思在《序言》中明确把文艺视为一定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式,其中部分属于意识形态文艺。文学史上存在着大量的非意识形态文艺和带意识形态性文艺。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和自由的精神生产区别的观点,说明应使意识形态文艺和自由生产的文艺并行不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2.
微博作为新媒体领域的一个重要平台,已经渗透到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教育载体的属性已然显现。然而,目前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微博平台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民办高校应充分认识构建学生党建微博平台的必要性,探索其可行性路径,思考其深层次问题,不断提高学生党建平台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33.
手机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在手机媒体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章认为应从提高当代大学生自身科学文化水平和手机媒体素养、创建高校手机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营造健康的社会手机媒体环境等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34.
对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文学的评价,已成为中国新文学评价中的热点与焦点问题。仅从传播方式而言,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海外传播做出最大贡献的是以第五代导演为代表的新时期电影。张艺谋认为第五代导演的成功与新时期的文学繁荣分不开,正是中国新时期文学成就了新时期电影。实质上,中国新时期文学经历文学现代化洗礼后已逐渐进入成熟期,取得了较高的文学成就。然而,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中国社会,长期处于价值取向的茫然与混乱中,导致无法建立起公正的文学与电影评价系统和体系。只有冷静分析中国新时期电影和文学,才能真正发现新时期电影和文学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35.
秦嘉、徐淑的诗歌既渊源于秦风,又超越秦风,融合了文人的才学灵感和不同地域文化精神而展示出崭新的精神创造,其创作上的成功标志着汉代陇右地区文化的长足进步.秦嘉、徐淑夫妇对书信体文学具有开拓之功,徐淑《答秦嘉诗》是楚风、秦韵相融合的艺术结晶,并对文人五言诗创作具有推动之功.  相似文献   
36.
微信具有信息资源丰富且分门别类、独特的的信息推送方式和功能多样性等特点,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途径。然而,高校在应用微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观念滞后、人才短缺、管理不善等问题,对此,需要从更新观念、切入载体、提高素质以及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加以改善,充分发挥微信的积极作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
在全球化、意识形势斗争日趋复杂化的今天,高校思政课教师面临教学被边缘、理论被质疑、课堂被僵化等挑战,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时刻保持激情,并积极引导大学生理性认知社会、推进与社会、与历史、与课程、与学生的四维互动式课堂改革来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从而达到思政课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38.
《剑桥中国文学史》旨在打破以往文学史写作中的习惯性范畴,开创新的文学史范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特殊的"文学文化史"的书写姿态,立足于在文化史的背景下考察中国文学的发展进程。这种书写策略为我们认识文学史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但并没有在全书中得到全面的贯彻。《剑桥中国文学史》的文学史分期方式也引人注目,某些基于文学文化史立场的分期方式显得新颖别致。全书的文学史分期方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也存在着按世纪、朝代为文学史分期的现象。由于全书的编者热衷于探求"过去的文学"原貌,在实践中往往对某些重要作家作品叙述较少,而对次要的文学现象评价过高。这种迥异于时流的评价可新人耳目,但有些评价是出于臆测,并没有坚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39.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它以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伦理学的本质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科学,是道德思想观点的系统化、理论化。虽作为两门不同的科学,有着各自的研究对象,但实际上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学科交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就是二者对于人的反身性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追求自由而又全面的发展作为人的最本质需求,客观上要求人们对自我反身性进行建构,而这种建构需要科学知识的指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与伦理学的学术使命以及价值体现。文章就如何更好地发挥二者对于人的反身性的建构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0.
Social media have been widely credited for facilitating young people’s political engagement, most notably by providing a conducive platform for political expression. There has been comparatively little attention, however, to the possible pitfalls for young people when they engage in politics on social media. In this study, we seek to redress the overemphasis on the strengths and connectivity of social media by attending to how young people negotiate their drawbacks and disconnectivity.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young participants of Hong Kong’s Umbrella Movement, we examine the choices and motives regarding mediated (non-)participation among a group of politically active youths. Our findings revealed that these young people’s social media ambivalence emerged from the major participatory experience. Despite their active and open informational sharing and political expression on social media alongside their in-person participation during the eventful protest, many young participants became wary of such expressive use owing to their perceptions of de-energization, disconnectedness, and disembodiment. Instead of completely withdrawing from political activities on social media, these politically inclined and technologically savvy youths embraced “disconnective practices” – passive engagement (lurking), selective expression (moderation and exposure-limitation), and offline participation (embodied collective action) – to avoid the overwhelming, fractious, and inauthentic conditions of mediated particip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